10月28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和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县域社会学发展”分论坛在线上举行。本届论坛以“县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着重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县域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参加论坛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春光研究员和唐钧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的熊万胜教授、叶敏副教授和马流辉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晓峰教授和郭占锋教授,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司武林副教授、肖阳博士和王洒洒博士,河海大学的杜春林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的冯华超博士,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共计30余人。

论坛第一单元由王春光研究员主持,熊万胜教授和肖阳博士担任评议人。第一位报告人唐钧研究员阐述了老年照护的基本概念,在江苏射阳和浙江海盐两地的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建立县域老年照护体系的新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黄冠以河南的县域为个案,结合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城乡关系变化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了文化的解释框架。东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朱云品从有偿家教现象入手,经过扎实的调研,深入分析了县域政府的治理艺术及治理原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晓峰教授对农村社会调查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和论述,对个案研究和认识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农村调查研究要坚持经验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循环研究路径。王春光研究员、熊万胜教授和肖阳博士分别对报告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肯定,并从研究方法、问题阐述等方面指出了不足。

论坛第二单元由郭占峰教授主持,马流辉副教授和王洒洒博士担任评议人。四位发言人围绕县域发展主题进行了成果分享。司武林副教授将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魅力小镇作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西部县域新型城镇化关键要素,提出产业、人口和土地三要素新的聚集机制。郑州轻工业大学冯华超博士以定量研究为主,探究政府的创业政策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杜春林博士梳理了县镇财政及作用的变迁,指出乡镇政府从“悬浮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天津师范大学的姚恒伟基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和疫情的特殊背景,对脱贫攻坚的“时”与“势”进行探究,指出扶贫工作的评估及成效。郭占峰教授、马流辉副教授和王洒洒博士分别从研究的主题深化、指标选择和研究规范等方面对报告人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会议最后,熊万胜教授表示县域社会学研究是当前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建议应该继续加强研讨,深入推进县域社会的研究。王春光研究员最后做总结发言,他对大家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进一步指出了县域社会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为基层社会,县域社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县域社会研究弥补了传统社区研究的不足,是中国社会学有待开发的富矿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枢纽。最后,他对下一届县域社会发展论坛的举办提出了初步设想。
本届论坛紧扣县域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报告讨论充分,学术氛围浓厚,大家互学互鉴,为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深入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