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19点,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老员工骨干培训班第三讲通过腾讯会议正式开讲。公司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杨仁财做了《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共青团工作现状及思考》的报告,培训班全体学员和学院团委书记王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戴昶聆听了报告。讲座由2018级本科生朱晓妮主持。
为获取西安高校院系共青团工作的现状信息,杨仁财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西安部分高校15个院系近600名员工,通过设计共青团重点工作知晓情况表,员工社团参知晓状况表以及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吸引力状况表,经过认真调研分析三组数据分析,以“侧改革”的视域分析高校共青团提供的思想引领活动的“供给”与广大青年员工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
接着,杨仁财分析了以“高校共青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文献索引后得出的论文数量及占比,结合高校共青团文献下载和引用数分层统计表和2011—2015年高校共青团研究成果中下载和引用最多论文一览表,得出关于共青团方面的理论研究数量稳中略有提升,但高质量研究成果没有提升,占高校研究比例还有下降趋势,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比例亦有下降趋势的结论。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杨仁财总结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四点挑战:一、诱惑加大,追求思想的多变化。二、躲避“崇高”,追求思想的大众化。三、深陷网络,追求人生的虚拟化。四、认知失衡,追求生活的私欲化。
杨仁财提出了实现高校共青团使命的基本路径:通过共青团自身的组织创新和内外部资源整合,提供与青年员工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产品,积极回应青年员工的需求。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要从传统的单行政组织体系建设拓展为组织的资源汲取能力、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建设。“无论间接还是直接,共青团组织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青年员工实现获益,就能产生多少共青团凝聚力。”
讲座结束后,王颢进行了总结。他说,高校共青团工作实践中确实存在员工对团的工作不了解、不热衷的现象,杨老师以“侧改革”视角,从话语亲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转化、传播辐射范围拓展和成效评估体系建设方面探讨增强高校共青团凝聚力的路径选择。通过本次培训,为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更好开展打开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