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当前位置: 首页 >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 正文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深挖内涵、系统推进老员工诚信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0-05-27 15:00 | 阅读次数: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之一,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要义。切实提高老员工的诚信意识,强化诚信品质培养,正确引导员工养成践行诚信的良好习惯,是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始终坚持的人才培养理念。4月中旬至今,学院系统开展、总结、反思公司第十八届“员工诚信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精心设计适合新时代青年特点的诚信教育“哲政方案”,努力形成“人人讲诚信 事事做诚信”的良好氛围。

以规则意识促进诚信习惯养成,规范诚信“他律”。学院历来重视员工“规矩意识”的培养,以“规矩底线”形成对员工的诚信“他律”的严肃环境,兜底员工的“底线诚信”。学院制定了“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员工诚信档案”,一人一档对员工的学术诚信、经济诚信、人际诚信等进行记录,对于违反相关诚信底线的行为绝不姑息。在本年度诚信活动月开展以来,辅导员王颢、王志轩带领2018级本科生进行了“关注个人征信体系 理智适度消费”的专题讲座,教育员工遵守社会诚信规则,遵守诚信底线。2016级辅导员张凡针对毕业生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诚信问题、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召开了“2020届本科毕业生‘诚信’主题年级大会”,向毕业生宣讲学校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和相关学术成果的“学术诚信”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并进行了诚信就业的相关教育。规则意识教育可以促进员工诚信习惯养成,以外在的道德律约束员工,从而避免出现违反底线诚信和基本诚信的行为。

以荣誉意识促进诚信道德觉醒,内化诚信“自律”。在以“规则”约束员工形成守诚信的“他律”环境的同时,学院也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和环境熏陶,提升员工的荣誉意识,激发员工珍惜荣誉,践行诚信的内在动机,从而使诚信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院以高点站位和长线思维谋划员工的诚信教育,使“荣誉意识”贯穿员工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刚进入大学时的入学教育,平时的课堂教育,到学院文化建设、日常管理、毕业教育、毕业后的跟踪反馈。以全方位的荣誉意识教育,村员工更好的遵守道德诚信。诚信活动月开展以来2017级哲学班开展了以“珍惜你的信誉额度”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畅谈诚信的道德价值和意义。同学们在诚信活动月的号召之下,深入挖掘身边亲友和师生同学中发生的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助人为乐的人物事迹和诚信故事,推荐2018级的同学们评选推荐了近10位“诚信风采人物”,2019级的同学们还通过云上班会的形式分享身边的“诚信榜样”。在诚信活动月,通过“21天劳动打卡”、“诚信明信片”制作、“诚信视频直播”、“诚信印章篆刻”、诚信征文、诚信书法写作等激发员工珍视荣誉,践行诚信的内生动力,珍爱信誉,学习“诚信榜样”,践行“诚信行为”成为四月份的哲政的“热搜词”。

以奉献意识促进诚信价值成长,营造诚信“互律”。疫情下的“诚信活动月”,为“诚信”提供了更鲜活的教材和例证,为策励员工向更高层次的“诚信”迈进提供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学院倡导在“奉献意识”的培养中激励员工以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和使命为己任,践行当代青年的“奉献性承诺”,以加强奉献意识教育,引导学院员工从基本诚信-道德诚信向高尚诚信迈进,形成诚信的价值生态。在疫情下的诚信活动月,各年级纷纷组织同学们学习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时代英雄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员工以英雄、先进为榜样,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使命担当。2019级公共管理二班的诚信主题班会上,徐帅同学“不做平躺的一代 要做奋斗的一代”为主题,和同学们分享了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青春奉献故事。在2017级法学班开展了疫情防控“失信违反”案例的主题分析会,同学们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瞒报”不诚信行为、防疫物资造假行为,探讨其背后违反基本诚信的违法犯罪行为、违背道德诚信的失信行为和与疫情防控中“逆行英雄”高尚诚信相对比的道德低劣。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员工中营造责任和奉献的价值追求,促进员工的价值成长,形成内心“自律 ”与环境“他律”相结合的高尚诚信成长的“互律”环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之基,是青年员工个人修养之本。在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连续多年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了“常规化、常态化”的工作规程和创新性多样性的工作模式。


文、图: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