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疫情期间,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居家学习,与书为伴悟人生哲理。4月12日,2017级本科生开展“宅家战疫,阅享生活”线上读书分享活动,辅导员张诗悦动员全体员工居家抗疫期间放下手机,阅读书籍,在字里行间寻找成长与进步的印记,记录并展示对书籍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法学综合班李山同学再次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撰写了个人感悟,她表示“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我最敬佩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疫情当下,虽停课在家,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在家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充实自己,仅仅局限在小屋之内,我们有太多的机会了解屋外的广阔世界,其中最系统的方式就是阅读书籍,去从作者眼中看作者所看到的世界,把作者的人生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多多思考,增强认识。另外,疫情仍没有过去,作为当代老员工我们仍需要在防护疫情的同时,教守自己的理想,对于学习与生活仍然要不放弃不放松。”
哲学1702班刘佳慧同学表示因疫情在家的这些日子,便在家里读以前没时间读的各种纸质书,心境也因此逐渐由烦躁焦虑变为了平静淡然。纸质书不像电子产品,有其独特的书卷香和让人平和的魅力,读时不觉时光飞逝。除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朝花夕拾》外,又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书中写“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如今想起那段“困于”家中的时间,都感到苦闷,而全国各地却有许许多多为国请缨的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援助,看到他们,“想逃出去”的这点苦闷就烟消云散,在家中的安稳,正是逆行者们不顾一切换来的,在他们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形式已经好转,相信春暖花开日,就是疫情结束时。”
行政管理1702班吴朵同学在读《老人与海》后表示“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人生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这才是生活,放弃容易,坚持难,可是人生的价值不就是在一次次咬牙坚持中体现出来的吗?真正的强大不是年轻与运气,而是这两件东西都离你而去时,你依然能够毫不退缩,拼尽全力。只愿每个人都能如老人一样,脆弱时不忘勇敢,孤独时不忘温情。”;行政管理1702班曹书文同学重温了经典书籍《华氏451度》,并发表了个人体会,“虽然书中的场景不会发生在今天,但是我们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放下书本,让他们静置在书架上。读完这本书,会让我们有极大的阅读欲望,会使我们再次思考读书的意义,体会读书的幸福。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处于居家中,但是我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哲学1702班张玮莹同学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感受细腻柔丽,轻盈优雅的春天;行政管理1702班梁惠玲同学读着汪曾祺的散文集,感受着人间烟火气,在疫情期间最能抚慰人心;或是看一些人物传记,从他们的人生中吸取经验……人生中又有几次这样宝贵的时光呢,希望大家能留出阅读的时间,在阅读中领略人生百态、异国风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疫情期间的哲政学子,正在用文字充实自我,借书籍探索真知,在书海遨游,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