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当前位置: 首页 >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 正文

公司举行第六期(总第五十期)党校培训第二场专题报告

作者:文、图: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 发布时间:2019-12-01 17:47 | 阅读次数:

11月27日下午第四大节,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第六期(总第五十期)党校第二场专题报告在公司长安校区文津楼102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石碧球副教授以“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塑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题,为学员们精彩授课。

石碧球老师以“从‘帝国’到‘民族国家’”、“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的型塑”及“从民族国家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小标题,从历史学与哲学等视角分三部分为学员们阐述了对“民族国家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报告既有对古今中外的宏观叙事,也有对历史细节的微观描述,论述清晰、表达流畅,赢得在场学员的热烈掌声。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后,主权国家的概念与政治系统逐渐从欧洲影响世界。历经19世纪拉美革命、一战、二战和冷战,时至今日,“民族国家”已经成为主要的国家组织形式。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国家”的型塑也深受此进程的影响。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形成了在“他者镜像”中的民族觉醒与求索。中国人的“华夷天下共同体”观念被迫解体,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质疑,中国人面临民族分裂的危机。当此之时,梁启超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推动了中国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型。在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的当代,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出“中国方案”。

石碧球老师总结道,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通过民族国家的建构来完成;不同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概念和“中国古代天下共同体”的文化共同体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概念,在这一共同体中,各国的关系将如同网状结构一般,联系紧密、平等共赢。

2012年,习近平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时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于在场的入党积极分子来说,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很有必要。通过本场报告的学习,学员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多清楚的认识,对于自身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对于端正入党态度、牢记初心使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