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党支部前往礼泉县袁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教师党员们参与了本次活动。

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打造乡村名片,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典范。

党群联结,助推乡风文明。袁家村坚持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树立一批以郭裕禄同志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先进村民典范形象,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营造出良好的乡村文化特色。教师党员参观了袁家村村史馆,特色产业街,对基层党组织带领村民,把一个“烂杆子村”发展为今天全国知名的富裕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组织保障。

产业兴旺,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村民从传统民俗中发掘资源,将历史古韵与现代产业技术相结合,融合关中和西北地区饮食特色,打造了富有特色的集小吃、民宿、原材料等的乡村旅游的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教师党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今后需要加大到基层一线调研的力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工作的成效与质量。

包容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袁家村坚持以先富带动后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合作社方式经营特色小吃、原料加工项目,面向县内外入股,村内的摊位面向村内村外无偿提供。这种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为袁家村产业形态多元、辐射带动全面、受益对象广泛注入了源头活水,也给教师党员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个维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广泛的现实需求。公司社会学系教师党支部牢记时代使命,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