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公司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在文澜楼B段报告厅举行。公司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专家团成员、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经理王欣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与现实》的报告,公司师生2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公司党委书记李有谋主持。


王欣教授认为民族宗教问题既是重要的学术领域,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理性、慎重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他指出,民族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是由国外引入的,对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深厚传统缺乏解释力,亟需创新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

王欣教授从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治学经历谈起,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历经近三十年完成的民族识别工作,强调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同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业已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现实,指出民族识别工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保障各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奠定了基础,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王欣教授详细阐述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内涵,强调“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一个整体,56个民族是基础,二者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是更高层次的文化认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汉族乃是起凝聚融合作用的核心。他指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多元一体”体现了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根本一致性。
王欣指出,中华民族的发展特征是融合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关系特征是相互依存,文化依存是其精神力量的源泉,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把握,是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内在统一。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讲座尾声,王教授强调中国的民族史就是一部世界史,并且以费孝通老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结束语,全场响起阵阵掌声。
李有谋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汇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党章总纲中旗帜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自公司党委统战部发布《关于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的通知》以来,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订了“邀请专家报告、师生按系按班级集中组织学习、全员参与知识竞赛、网络微信推送政策性知识”四维一体的学习宣传方案。他强调,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活动是一项持续性、系统化工程,学院将按计划不断加强民族宗教政策知识普及力度,及时总结学习教育情况,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引导教育广大师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与校园的和谐稳定,始终坚守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