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博士生导师李景林教授应邀做客公司第123期启夏名家论坛,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及其文化意义”的讲座。讲座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由公司经理袁祖社教授主持,哲学系刘学智教授担任点评,哲学系丁为祥教授、曹树明副教授等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景林教授的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他对儒学的思孟学派作了概述,指出该学派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把孔子的学说向内转,其二是以德抗位的精神气质,也就是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传统。
其次,他认为儒家人性论的主流是思孟一系的人性论。李教授指出孟子的性善论不是人性向善,而是人性本善。人性不是白板,仁义礼智先天地内在于人的肉身实存和情感生活。
最后,他说明了儒家教化与道德责任之本原。李教授指出儒家的教化不是灌输,而是对每个人本有的天理良心的自我发现。因为人性本善,每个人才能确立内在的自我道德约束。
在问答环节,李景林教授就孟子人性善与荀子人性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回答。在最后的点评环节,刘学智教授指出李景林教授的讲座澄清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孟子的性善论是人性本善论,而不是人性向善论。刘教授自己也曾写论文从心善与性善的角度论证了孟子的人性本善。整场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图文:王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