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10日,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戴均副教授应邀赴共青团长安区委、共青团碑林区委,做了主题为《读懂矛盾、找准方向、贡献智慧》的党的十九大专题报告。长安区共青团系统干部、碑林区共青团系统全体干部参加了学习。
在碑林区共青团作报告的过程中,戴均副教授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概览、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多维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迁与公共治理的新诉求、新时代需要新作为等四个方面作了分析与解读。首先,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入手,解析了“新时代”的内涵,指出“新时代”确立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次,戴老师重点解读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轨迹和特点,联系实际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现实依据。在阐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两个没有变”的重大现实意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在公共治理方面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戴老师从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等方面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公共治理的创新举措。并指出,公共治理的核心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即,党的建设要让群众有模范带头感,经济社会发展要让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社会治理要让群众有安全感和公平感。最后,戴老师提出理论学习应该“学思悟行”“四位一体”,作为共青团组织,应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指引,在深刻认识“我是谁”、牢牢把握“为了谁”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模式,增强共青团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回应”力。
在碑林区共青团做主题报告时,戴均副教授重点阐释“社会主要矛盾变迁与青年的历史使命”。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青年人才的目标定位。并重点分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青年和青年干部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更大的社会阶层上升空间;“年轻人将拥有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为青年干部的择业、职务晋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青年干部的大胆创新撑腰鼓劲。最后,戴老师联系团干部的实际,从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团干部的执行力,提升工作的贡献度、满意度、支撑度。
两次报告结束后,戴均副教授与部分参会人员围绕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青年干部的发展空间、以“租售并举、居者有其屋”为代表的民生建设、共青团特色活动的创新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新闻链接:凤凰网 http://sn.ifeng.com/a/20171103/6117817_0.shtm
西安市共青团网 http://www.xayl.org/tw_jctx/201711/t20171113_250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