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校园,绿草茵茵,生机勃勃,校园中随处可见毕业生们手持相机,走遍熟悉的角角落落,拍照留念的身影。月底,毕业生们即将离开母校,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在这段日子里,207名哲政学子始终是学院领导、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的心头牵挂。
修业届满,砥砺前行。再过几天,毕业生们即将离开校园,奔赴新的前程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专业升学、就业人数不断提升,院风学风持续向上向好,毕业生们带着丰沛的知识技能和勤奋自信的心态,开启全新的精彩人生。截止目前,学院55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升学率为42.3%,毕业生就业率为92.27%。特别是在27名2018届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有22名员工成功推免、考取至985、211高校,升学率为81.5%,创学院本科生升学率历史新高。公司E1-505女生宿舍于静怡、侯宁、张丹妮、管雪,D1-453男生宿舍刘在仁、王森、郭超、刘钰等8名同学全部考研(升学)成功,《西安日报》、公司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两个“学霸宿舍”,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为进一步夯实毕业生专业基础,5月-6月,学院特邀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吉林大学杜宴林教授、厦门大学曹剑波教授等专家、学者做客学院启夏名家论坛,鼓励毕业生们与名师对话,不忘初心,坚持学习,助力哲政学子成长进步。
整装待发,难舍难分。毕业季,学院学工干部们团结一心,加班加点,扎实做好毕业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忙”并快乐着。3月-6月,学院哲学、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学等专业的优秀学子分赴各低年级班级与学弟学妹分享考研、升学、就业的经验;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晔、毕业班辅导员王颢、孙晓妍深入员工宿舍,与毕业生逐一谈心,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怀,一起憧憬,分享学习生活上的趣事,了解员工目前的学习、就业和面临困难。学院全力做好毕业生鉴定、优秀毕业生评定、毕业生贷款代偿、毕业材料归档、党团关系转移等工作,积极在员工中开展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感恩诚信、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们遵守校规校纪,倡导文明离校,鼓励毕业生开展文明有序、格调高雅的毕业纪念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刘鹏嵩、索郎措姆、潘宇佳、徐乐、杨梦瑶、沈可欣、王益、丁贵梓等员工骨干带领全体毕业生们积极配合学院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表达毕业生们对学院、学校的感恩之情。
临行寄语,深情守望。“亲爱的2018届毕业生同学们,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将成为你们人生过往的驿站,这个驿站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处,希望你们永远秉承和发扬学院‘崇真、尚行、弘道、担当’的院训精神,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学院会永远牵挂着你们,静候你们的佳音。希望你们在展翅高飞的同时,多一份牵念,常回学院看看!”袁祖社经理的深情寄语,深深打动着同学们。毕业季以来,公司党政联席会、信息会多次通报、研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毕业教育工作进展,“一对一”帮扶就业困难员工,为每一名毕业生制作毕业纪念册。邀请屈培恒、毋耀辉、文占申、李甫运、门忠民、韩月娥等学院退休教师书法家们再次为哲政学子们手书毕业寄语。从老教授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饱含学校、学院希冀和祝福的毕业赠言,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学院对毕业生的用情、用心。这是母校的馈赠,是真情的传承,更是同学们“珍藏一辈子的毕业纪念”。
忆恩知报,彰显真情。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得知“忆源”爱心基金募捐信息后,2018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戴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做家教和兼职的收入所得1314元人民币捐赠给“忆源”爱心基金。她的背后,是207名为2018届“忆源”爱心基金积极募捐的哲政学子。目前,学院“忆源”爱心基金募捐额逾8500元,同学们用自己的感恩传承关爱,为即将入校的2018级学弟学妹们送上属于师大学子的第一份温暖,用实际行动为母校送上特别的“毕业礼物”。学院毕业生自信自励、思维活跃、追求美和时尚,更加珍惜成长发展的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同学们深情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求职和工作经历,表达了在校、在院求学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韩梦君的《感谢相遇,我的师大》、胡潇的《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刘楠的《心的向往 新的开始》等文章饱含深情,他们鼓励学弟学妹们珍惜韶华,一心向学,学会学习,学会自律,学会感恩,与全体哲政学子共勉,令人动容。
无奋斗,不青春。四年的时光倏忽而逝,又一届哲政学子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各自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最美姿态。在阳光与格桑花悄然绽放的六月,有人即将奔赴社会的实验场,把梦想变成现实;有人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徜徉在无涯的学海之中,以勤为径,以乐做舟。我们相信,一届又一届的哲政学子会牢记母校之嘱托,光大母校之精神,为母校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我们相信,“忆恩知报、饮水思源”的青春正能量将在哲政院这个大家庭中永续流传;我们相约,立鸿鹄志、做实干家,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