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教育之“名师讲堂”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三层归仁堂顺利举行。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经理、博士生导师袁祖社教授做了题为“立天地‘心命’,育哲政新魂——公司文化建设的愿景和使命”的入学教育报告,学院副经理石碧球、团委书记王颢、员工辅导员苏静和2018级全体新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晔主持。
袁经理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康德对于“文化”涵义的阐释引出“文化”的概念和意义。他说,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风范、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学院文化是学院历史、办学传统、治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践的凝聚和积淀,是一代代“政教人”“政经人”“哲政人”苦心经营的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袁经理从学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具体举措、形象标识,文化建设的基本特色、着眼点与愿景、困境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具体阐释了自己对学院文化的理解。他认为,学院文化的具体表述包括院训、学院教育理念、治院思路、学院价值观和学院精神,学院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愿景在于“心命”本位的“政道”文化。优秀的学院文化建设实践,对于继承、弘扬、发展和创新“政教”“政道”“哲政”精神,塑造学院的优良形象、气质和独特的精神风貌,促进学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激励、规制和保障作用。
袁经理认为,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秉承“崇真、尚行、弘道、担当”的院训精神,“知识共创、价值共生、智慧共升、惠益共享”的教育理念,“学科领先、特色发展、人才强院、管理创新”的治院思路,“天下胸襟、家国情怀、志道依仁、助人为人”的学院价值观,这些文化建设要靠“政教人”“哲政人”作为其落实和践履的现实载体。文化建设正在成为从根本上实现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契机和平台,全体师生要和往届所有“哲政人”一起,共同守护政教魂,建设和培育“政教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哲政人要努力克服在寻找学科理论与院情深度契合路径的探寻中所带来的困境,更要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整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建设具有共性的、包容的学院文化。
袁祖社教授博学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对学院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识见,深深感染了现场师生。主报告结束后,袁老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通过历次“名师讲堂”,学院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新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方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质疑,学会批判,不断增强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学以成人”。希望全体哲政人在这个大家庭中敏于、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全面成长!